冬奥会的公共安全风险涉及自然灾害、城市运行、防恐反恐、冬季流行病等多重因素,涵盖十多个行业领域,多重因素叠加让冬奥会的赛时安全保障面临诸多挑战。对此,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吴鹏牵头的“冬奥会公共安全综合风险....[查看全文]
北京冬奥会期间,为保障涉奥人员和观众的健康安全,只有部分定向受邀观众可以进入场馆,这意味着大部分公众将无法进入冬奥场馆现场观看比赛。无法进入现场的观众如何才能享受到身临其境的观赛效果,全面感受冬奥盛会的精彩?5G....[查看全文]
秋冬季节是我国诺如病毒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高发期。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我国最新研制的“诺如病毒快检试剂盒”已经在张家口赛区对供餐食品开展常规检验。在北京冬奥会期间,使用该试剂盒30分钟内即可完成可疑人群粪便、....[查看全文]
北京2022冬奥会即将拉开帷幕,深圳市民关注冬奥会的热情也随之高涨而起,诸多来自深圳的团队及企业都用特别的方式参与、助力北京2022冬奥,让深圳元素惊艳世界,彰显深圳力量。作为庆祝奥运会开幕仪式的重要活动,奥运火炬传递....[查看全文]
今天下午,北京冬奥会火炬在北京冬奥公园和首钢园今天传递,传递距离超过20公里,由416名火炬手接力完成,包括奥运史上首次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在水下的火炬传递,由水陆两栖机器人与水下变结构机器人在北京冬奥公园水下完成。....[查看全文]
执行迄今最长一次太空飞行任务,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目前已是太空驻留时间最长的中国航天员乘组,也是第一个在太空过年的乘组。在距离地球约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里,怎样把第一个“太空春节”过得年味十足、充实惬意,让我们一....[查看全文]
“拿出造火箭的决心和气魄,做中国人自己的雪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703所高级工程师周宇说。雪车比赛是冬奥会中的一个传统项目,雪车的平均时速在100公里左右,最高可达160公里,是冬奥项目中的“速度担当”,也被称为冬....[查看全文]
2月1日,壬寅年大年初一,我国科学家在《自然-植物》上发表封面论文《一亿年前琥珀中发现起源于南非的适火性鼠李科植物》。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起源于中生代鼠李科植物具原位花粉的完整花朵化石,为东南亚地区早期有....[查看全文]
虎年到,大家都在对老虎津津乐道,今天聊聊老虎的美食——鹿。鹿身上的鹿茸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够完全再生的哺乳动物器官。多年来鹿茸入药,或者作为膳食进补,人们希望从中获得抗衰防病的能力,但却对其中的机制不甚....[查看全文]
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大面具亮相,和亿万观众见面。这一面具,可大有来头。青铜大面具宽131cm、高71cm、深66cm,重131斤,是目前已知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体量最大、保存状况完好的大型青....[查看全文]
虎年春节来了,到底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胖十斤”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康军仁教授了一些小技巧。多蒸煮、少油炸各色美食“乱花渐欲迷人眼”,中餐、西餐、快餐、泰餐、越南餐…都是减肥的“拦路虎”。各....[查看全文]
自1月21日起,在京张高铁线上,由中国中车集团最新研制的京张高铁冬奥列车,正式开启赛时运输服务。“量身定制”的冬奥列车,可让列车不惧风沙严寒贴地飞驰在中国首条建成投用的智能高铁——京张高铁线上。记者了....[查看全文]
1月27日,科技部官网通报46起教育、医疗机构医学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结果。其中,青岛大学被通报共18起,占据此次调查处理结果的近1/3。值得注意的是,针对论文存在造假行为,论文存在造假、不当署名行为,数据造假行为,图表重复....[查看全文]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网站上,高山滑雪等雪上项目的气象信息数据每分钟更新一次,可以看到每一个滑降关键点的平均风速、最大风速、温度、湿度,这些数据很多来自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航天新气象公司的自动气象站。对户外冰雪....[查看全文]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场馆内外,能看见不少高科技产品助阵,其中,中国冰雪移动医疗保障平台展示了“大国医疗”风采。这是国内首个基于5G专用网络的中国冰雪运动员医疗信息管理平台,它解决的是运动员冬奥备战就医....[查看全文]